發(fā)布時間:2020-08-11 19:40 來源:師宗縣融媒體中心 瀏覽次數(shù):4953
2018年3月,師宗縣政務服務管理局副局長李群民,積極響應組織號召,到竹基鎮(zhèn)塢白村擔任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、工作隊長。駐村以來,他緊緊圍繞農村工作大局,團結村兩委一道埋頭苦干,帶領群眾勤勞致富,推動全村各項工作有序開展。
“從來到塢白村的第一天起,我就感覺到肩上的擔子很重,要做好扶貧工作,首先自己要熟悉政策,掌握業(yè)務;其次要了解村情、貧情。所以我首先就是從網上、書本上學習國家所有的扶貧政策,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。”2018年3月6日,是李群民到塢白村的第一天,他深知扶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。如何做一個合格的扶貧工作隊長,他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,就是要打牢農村經濟發(fā)展基礎,激發(fā)農民內生動力,增強農村發(fā)展后勁,促進農民增收,逐步使廣大農村和農民群眾“生活富起來、精神樂起來、生態(tài)好起來、村容美起來、班子強起來”。
塢白村隸屬師宗縣竹基鎮(zhèn),地處竹基鎮(zhèn)北邊,距竹基鎮(zhèn)政府所在地4公里,距師宗縣城21公里。全村國土面積9.37平方公里,共有農戶938戶3639人。李群民到村的第一件事,就是走村串戶對938戶群眾進行了全面的入戶摸排調查,詳細了解家庭人員結構情況、生產生活狀況、住房情況及家庭經濟收入情況等,為制定一戶一策作準備。
走了一圈下來,李群民很快發(fā)現(xiàn)了問題:塢白村因人均耕地少、群眾發(fā)展意識不足,文化程度不高導致貧困。帶著問題,李群民與村兩委干部多次召開群眾會、黨員大會、黨員和群眾代表會征求意見,采納好建議,按照“兩不愁三保障”標準進行評定識別,擬定脫貧舉措。
貧困戶李鳳英腿部帶有殘疾,丈夫有智力缺陷,兩個子女還在上學,家庭負擔沉重,且家里房屋年久失修,存在安全隱患,李群民在走訪中得知情況后,第一時間為李鳳英家申報了拆除重建,幫助她家積極落實教育扶貧各項資助政策。2018年李鳳英兒子大學畢業(yè),通過就業(yè)考試,順利地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,如今已成家立業(yè),李鳳英一家的家庭情況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“原來的條件是相當差,矮小破舊的房子看著就要倒塌,國家的好政策好來幫扶我們,現(xiàn)在改變真的太大啦。”談起現(xiàn)在的生活李鳳英很是滿足。
貧困戶孫猛一家十口人,住房安全不達標,收入單一家境困難。李群民與村干部多次上門了解情況,幫助他家建起了新房,通過公益性崗位讓孫猛成為村里生態(tài)護林員,每年多了一萬多元的收入。
“共產黨有這種好的政策,對于我們這種家庭就是更上一層樓,在生活各方面大力的支持我們,現(xiàn)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。反正左一句話右一句話就是感謝共產黨,有這種好的政策,幫扶我們。”說起這些年各種扶貧政策的幫扶,孫猛從來都是贊不絕口。
“小康不小康,關鍵看老鄉(xiāng)”。按照“扶貧”和“扶志、扶智”相結合的要求,李群民在全村大力倡導“脫貧光榮、勤勞致富、爭貧可悲”的思想,重點以培育文明的鄉(xiāng)風、良好的家風和淳樸的民風為切入點,在全村推選樹立一心向黨、樂觀向上、不等不靠、主動脫貧的典型,以此引導貧困群眾增強自我脫貧意識。通過村民代表會,制訂了符合村情民意的“村規(guī)民約”、“五好文明家庭”、“十星級文明戶”等評選標準,并將標準發(fā)放到戶。每年對照標準,由村民小組提供候選名單,經黨員會議討論,確定各類先進名單,并開展表彰活動。“通過各種措施的實施,使得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了具體的體現(xiàn),同時我們又對所有農戶進行‘十星級文明戶’進行評選,并頒發(fā)獎牌、獎狀,使得大家形成濃厚的氛圍。”李群民說道。
2019年,塢白村共評選出村級“五好家庭”1戶,村級“十星級文明戶”42戶,對先進典型通過群眾會進行授牌表彰,有效帶動了村民爭優(yōu)評典,形成了你爭我趕的良好氛圍。在李群民的帶領下,2018年塢白村被評為省級文明村,2019年評定為“全國鄉(xiāng)村治理示范村”。
“去年我們村子定‘十星級文明戶’,定了40多戶,我沒有被評定到,證明上級領導認為我還有一部分還存在不足,我爭取下一年一定拿到‘十星級文明戶’。”談起“十星級文明戶”的評定樂觀向上的孫猛很是在意。
“一分耕耘一分收獲”。在李群民與村兩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,塢白村委會建檔立卡貧困戶93戶391人,通過易地搬遷、拆除重建,68戶住進了新房,21戶經維修加固達到住房安全穩(wěn)固。組織深度貧困戶27戶實施精準產業(yè),栽植核桃、中華壽桃71.4畝,解決深度貧困戶無產業(yè)、產業(yè)單一問題。動員建檔立卡貧困戶81戶136人外出務工增加收入。為全村安排保潔員18名,生態(tài)護林員6人,解決貧困戶收入問題,為提升人居環(huán)境奠定基礎。修建9.5公里的村莊道路,為農戶生產生活提供便利。積極組織實施縣移民局“美麗家園”項目實施,項目惠及下補召村、新寨村126戶535人。截至目前,塢白村建檔立卡貧困戶92戶387人摘掉了“窮帽子”,貧困發(fā)生率從2017年初10.9%下降到了0.11%,實現(xiàn)了整村脫貧。
“作為脫貧攻堅戰(zhàn)線上的一員,兩年多來的駐村工作,我見證了塢白村村容村貌發(fā)生的改變,農民生產生活發(fā)生的巨大變化,使我更加理解到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性。今后工作中,我將一如既往以忠誠、干凈、擔當為本色,全力以赴做好脫貧攻堅工作。”李群民說道。
(作者:趙文東 劉小永)